English

加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

1999-02-12 来源:光明日报 周远清 我有话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建国以来空前繁荣和活跃的局面。回顾和总结20年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展望其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的前景和思路,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实践跨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恢复、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高等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革”十年,极“左”思潮泛滥,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陷入极度混乱。在那场浩劫中,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文科教育深受其害。建国17年的成就被一笔抹煞,文科教师被大批遣散,图书资料严重被毁,研究工作几乎全部中断。高等文科教师作为“重灾区”,几乎被夷为一片废墟。

粉碎“四人帮”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恢复和发展首先遇到了“两个凡是”的思想阻力。在教育界,“两个估计”似一具沉重的枷锁,使广大知识分子背着历史的重负。在这个重要关头,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教育战线首先推翻了“两个估计”,进而在全国范围内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翻开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重新认识。邓小平同志早在“文革”刚刚结束时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以后,他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明确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关心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些被撤销的文科院校、文科专业和科研机构迅速得到恢复,研究任务和研究经费逐步得到落实,广大文科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得到党和政府的鼓励,长期停顿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始起步。当然,与科研“硬件”条件的改善相比,最根本的还是高校广大教师思想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间,党和政府对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校广大文科教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而且在思想上也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回顾历史,我们深深感到,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不可能有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面恢复、不断繁荣和迅速发展。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巨大成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是建国后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得到增强。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已发展到21万多人,其中,讲师以上人员15万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人员达到5.7万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逐步优化,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16.6万人,占79%;40岁以下青年教师达到14万人,占66%,已成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1996年以来,高校文科教师承担的各级研究课题年均1.8万项,每年出版学术专著6000余部、发表论文10万多篇、提交有关部门的应用性研究咨询报告3000余份。

第二,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强化了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意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的重点转向经济建设,高校社科研究主动适应这种转变,特别是在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这种意识有了更为明显的增强。原国家教委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的具体措施,经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地投身社会实践,深入调查研究,对现实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科学回答。

第三,适应社会需要,在科研力量重组和科研机构改革方面迈出步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对社会科学研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创建了一批以应用研究和咨询服务为主的跨学科新型科研机构,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明确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大体可以概括为:一个贯彻、两个坚持、三个服务。“一个贯彻”,就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两个坚持”,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个服务”,就是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一)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在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两项工作:第一,要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重点,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联系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努力运用邓小平理论认识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规律,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是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第二,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是关系改革开放前途和二十一世纪国家面貌的大事,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长远大计。我们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加强教材编写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提供雄厚的研究基础。

(二)科研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快发展

在新形势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争取更快的发展。

第一,牢固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增强主战场意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求我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解答。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机会发展自己,进一步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进一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探索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运行机制,建立以对社会贡献大小为标准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第二,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快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党的十五大指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产学研结合既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和行的统一,又是高校和社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弥补科研经费不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社会科学研究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在深入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应用研究,提高解决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

第三,着眼知识创新,发挥高校“思想库”、“人才库”的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科技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有利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尽快培养出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形成知识创新的巨大能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在下个世纪跻身世界先进之林的理想。知识创新决不只是自然科学的事情,也是人文社会科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自然科学知识要创新,社会科学知识也要创新,这样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即使从自然科学知识创新的角度看,高科技人才的知识创新能力中必然包括很高的人文素质。因此,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氛围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新任务。

第四,积极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在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对促进学科发展和相互理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日益活跃。这些交流活动,对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在数量和领域等方面都还比较小,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积极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的最新成就。

第五,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加强高校学术界的团结。“双百”方针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繁荣发展的保障。按照中央的精神,贯彻“双百”方针,就是要鼓励广大教师以科学的态度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重在建设,不搞无谓的争论。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我们应该处理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中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对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分清事非,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和政治导向;二是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思想认识问题,要积极引导,以理服人;三是对学术问题,要提倡不同观点的平等讨论和相互切磋。学术讨论要有团结的愿望和宽松的气氛。

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下个世纪人类将会面临更多的前所未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华民族将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自己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共同肩负起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带入21世纪的光荣任务。

(作者系教育部副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